21年水利设施管养人员经典例题6辑

21年水利设施管养人员经典例题6辑 第1辑
水深10-50m时,在采样断面垂线上应设采样点()
A.一个
B.二个
C.三个
D.四个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喷灌系统的组成主要有水源工程水泵及动力、 ()、喷头。
A、滤池反洗、关进水阀、排尽存水、检查确认
B、关进水阀、排尽存水
C、滤池反洗、关进水阀、排尽存水
D、关进水阀、排尽存水、检查确认
对堤岸防护工程及防洪(防浪)墙只进行外观检查。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A、承受水流轴向推力
B、承受基础砼重量
C、是座环基础,在安装检修时放置转轮
D、承受机组转动部分的重量
大断面岸上部分的高程,应采用()等水准测量。
A.一
B.二
C.四
D.五
A.换填冻胀土
B.除锈措施
C.止水措施
D.降低地下水位
21年水利设施管养人员经典例题6辑 第2辑
A.按剖面层次,分层采样,每层重复3次
B.环刀取样后两端立即加盖,以免水分蒸发
C.环刀刃口向下垂直压入土中,直至环刀筒中充满样品
D.取样后称重时精确到0.1g
有径向流叶轮的水泵称为( )。
A.离心泵
B.轴流泵
C.混流泵
有2个20Ω,1个10Ω的电阻并联后阻值是( )。
A.10Ω
B.7Ω
C.5.5Ω
D.5Ω
冰川侵蚀对底部土体产生(),而对两侧土体产生()。
水位的保证率是指某站基本水尺断面瞬时水位高于某一水位值在一年中的天数。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如图:RA=RB=RC=100ΩU线=380V,当A相断线后,则UAB=( )。
A.380V
B.220V
C.190V
D.110V
倒垂线是利用浮力,将锚固在基岩深处的不锈钢丝拉紧,使之成为一条顶端固定的铅垂线。()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21年水利设施管养人员经典例题6辑 第3辑
小流域综合治理以( )为单元,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农、林、牧等各业用地,因地制宜地布设综合治理措施。
A.种植区
B.行政管辖区
C.江河流域
D.小流域
A、动能
B、速度
C、离心力
D、轴向力
停运离心泵时,首先关闭泵的电源,稳定下来后再关上泵的出口门。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A、对管线增设保温
B、对管线增设保温和伴热
C、稍开管线末端的排凝阀门
D、打开管线末端的排凝阀门
A、45°
B、55°
C、60°
D、75°
雨水管道落水坡度中小管径一般为()‰。
A.1~2
B.3~5
C.5~10
D.10~15
平原河流的纵剖面上没有显著的( )变化。
A.陡坎状
B.陡坡状
C.台阶状
D.跌水状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21年水利设施管养人员经典例题6辑 第4辑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A、有机溶剂
B、水
C、蒸馏水
D、纯净水
渠系水工建筑物薄壳结构损坏处理施工后的环氧玻璃钢外允质量要求达到( )。
A.平整、贴实
B.无毛刺、无所泡
C.无漏胶、不突边
D.无皱纹、不脱胶
A、检查
B、离开
C、修理
D、解决
A、30°
B、45°
C、60°
D、90°
抹面砂浆的胶凝材料用量一般要比筑砌砂浆的用量大一些。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A、温度
B、压力
C、流速
D、pH
21年水利设施管养人员经典例题6辑 第5辑
A、一测面
B、二测面
C、上底面
D、下底面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水土保持措施根据治理对象分为坡耕地治理措施、荒地治理措施、( )、风沙治理措施、崩岗治理措 施和小型水利工程等六大类。
A.封山育林、育草措施
B.蓄水保土耕作措施
C.沟壑治理措施
D.等高耕作措施
通过测量(),实现水位测量的仪器称为压力式水位计。
A.电磁波
B.超声波
C.水体的静水压力
D.浮子升降
A.质量
B.速度
C.压力
D.容积
灌区是指一个灌溉系统所控制( )范围。
A.防洪
B.土地
C.势力
D.保护
下列有关压实机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推土机、打夯机属于压实机械
B.单斗反铲挖土机、平碾压路机属于压实机械
C.平板式振动器、装载机属于压实机械
D.平碾压路机、打夯机属于压实机械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21年水利设施管养人员经典例题6辑 第6辑
三相负荷分布不均衡,将增大线路电压的偏移。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A、65
B、75
C、85
D、100
对工程建筑物变形监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基准点应远离变形区
B.测点应离开变形体
C.监测仪器应定期检校
D.监测周期应相对固定
平原河流的河谷断面形态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采用视准线监测水平位移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视准线长度一般不超过300m,否则应分段观测
B.视准线的重要作用是提供一条方向线,对视准线两端基点的高差没有要求
C.视准线离开障碍物的距离大小对位移监测精度没有影响
D.视准线测量对两端基点的稳定性没有要求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A.排除路面积水
B.保证行车安全
C.行车平稳
D.路面平整
